孟子是我国春秋末期到战国初期的哲学家,被尊为孔子后五百年来儒家学派的代表性人物之一。孟子的名言被后人广为传诵,其中最有名的是“人之初,性本善。性相近,习相远。”这句话表达了孟子对于人性的看法,认为人生来就是善良的。不过,孟子也注意到人的善恶是可以改变的,而且存在着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区别。
感性认识是人们通过直观经验获取的认识,也就是“天下之民皆知有爱、礼、义、诚之类。”这种认识是基于人的本性的,但是缺乏合理性和系统性。感性认识只是模糊的感性印象,没有能够形成规律性、理性化的思维方式。举个例子来说,我们对于“早起的鸟儿有虫吃”这个常识也是通过感性认识获得的,但如果要深入了解鸟类的分类、生活习性、繁殖方式等,就需要通过理性认识来实现。
理性认识,则是严谨的思维方法,基于经验而建构的系统性认识,是人类文明发展和科学进步的基础。孟子认为,人们必须通过理性认识来分析、理解世界,以此来认识常性,把握事物间的关联性与系统性,才能更好地理解事物的内在本质,提高准确看待事物的能力。
孟子名言虽然已经过去了数千年,但仍然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。在当今信息时代,人们接收到的信息越来越多,而这些信息大多是基于感性认识的,往往缺乏理性思考。而孟子的名言则呼唤我们追求理性认识,运用严谨的思维方式,进行开创性的思考和创新,为人类文明进步做出更大的贡献。